• 運動醫學
  • 醫師介紹
  • 最新文章
10
6 月
2025

為何年輕選手需要心電圖?破解運動猝死背後的警訊與預防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心電圖, 運動猝死
Comments : 0
一場平凡的訓練,他突然倒地,救護車趕到時,已經來不及⋯這不是故事,而是真實曾發生的悲劇。為什麼年輕選手也需要心電圖?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在我們的印象中,運動員往往代表健康、體能強壯與年輕活力。但現實中,卻時不時傳出令人震驚的新聞:某位20多歲的運動選手在比賽中突然倒地、失去意識,甚至急救無效不幸離世。這類「心因性運動猝死」的事件,雖然發生機率不高,但因為來得突然、發生對象年輕,常常引起社會震撼,也讓人不禁想問:運動不是應該讓人更健康嗎?為什麼會有人反而因此送命? 這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公共健...
繼續閱讀
29
5 月
2025

運動後鐵腿?有效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綜合策略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DOMS, 冷水浴, 鐵腿, 預防
Comments : 0
你也曾在運動後走路像企鵝嗎? 不少人一鼓作氣踏上運動之路,卻在隔天起床時發現自己「腿不是自己的了」,走路一跛一跛、上下樓梯困難,這種運動後的肌肉痠痛俗稱「鐵腿」,醫學上稱為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 這種痠痛通常在運動後24至72小時內達到高峰,不僅影響生活,也可能打擊你對運動的熱情。但其實,痠痛不代表受傷,更不是壞事。只要你了解它,就能有效舒緩、甚至預防。 「鐵腿」不是乳酸造成的! 你也許聽過一句話...
繼續閱讀
21
5 月
2025

運動傷害怎麼辦?從急救到營養補充的的全方位建議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PLT, PRP, 增生注射, 急救, 營養補充, 物理治療, 運動傷害
Comments : 0
運動是維持健康與活力的重要途徑,無論是週末的休閒活動還是規律的體能訓練,都能帶來無窮益處。然而,運動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會遇到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往往源於不正確的運動姿勢或過度訓練,正確的理解與即時的處理,是確保身體能夠完全康復並安全重返運動場的關鍵。這篇文章將引導讀者深入了解運動傷害的處理與治療,讓每個人都能更有信心地應對,並從中學習如...
繼續閱讀
15
5 月
2025

橫突肋骨關節疼痛全解析:難解的深層膏肓痛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橫突肋骨關節, 治療, 膏肓痛
Comments : 0
在眾多導致胸背痛的原因中,有一個常被忽略、但卻相當關鍵的構造,就是橫突肋骨關節(Costotransverse Joint, CTJ)。它是肋骨與胸椎橫突交界的滑液關節,廣泛分布於第一至第十胸椎(T1–T10)之間,負責協調肋骨與脊椎之間的穩定與動作,並在我們每一次呼吸中悄悄發揮作用。 什麼是橫突肋骨關節?從結構看見疼痛的根源 橫突肋骨關節(CTJ)的結構雖小,卻高度精密:由肋骨結節與椎骨橫突相接,並由一層薄弱的關節囊包覆,穩定性主要仰賴三條韌帶的支撐,包括: – 肋橫突韌帶:連接肋骨頸與相對應的橫突前方,負責前方的關節穩定。 –...
繼續閱讀
26
4 月
2025

膝前深層疼痛的真正原因?髕骨下脂肪墊炎的特徵與治療策略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原因, 治療, 脂肪墊夾擠症候群, 髕下脂肪墊炎, 髕骨下脂肪墊
Comments : 0
髕骨下脂肪墊(Infrapatellar Fat Pad, IPFP),又名 Hoffa 氏脂肪墊,位於髕骨下方、髕腱後方,是膝關節前方的一塊柔軟脂肪組織。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談過它的解剖位置、功能與與疼痛的潛在關聯。 本篇文章將從髕骨下脂肪墊常見的病理變化出發,逐步解析其四種主要疼痛機制、臨床診斷方式與可行的治療策略,幫助你認識這個「看不見、卻可...
繼續閱讀
23
4 月
2025

膝蓋退化的關鍵角色?被忽略的前膝痛來源:髕骨下脂肪墊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脂肪墊, 膝蓋退化, 髕骨下脂肪墊
Comments : 0
當你想到膝關節的構造時,最直觀的可能是骨頭、韌帶或軟骨。但在膝關節前方,還存在一個長期以來被視為「填充空間」的組織——髕骨下脂肪墊(Infrapatellar Fat Pad, IPFP),也被稱為 Hoffa 氏脂肪墊。這塊位於髕骨下方的脂肪組織,看似不起眼,卻正在被醫學界重新認識,也被認為是前膝痛的主要來源。 過去,髕骨下脂肪墊(IPFP)被認為只是幫助填滿關節空間、穩定構造的惰性組織。然而,近年的研究逐漸揭示,這個脂肪墊並非只是「軟墊」,它其實擁有豐富的血管、神經,以及多種生理與代...
繼續閱讀
17
4 月
2025

手肘痛好不了?小心網球肘模仿者:橈隧道症候群/旋後肌症候群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PRP, SportVis, 旋後肌, 旋後肌症候群, 橈神經壓迫, 橈隧道症候群, 網球肘, 肌腱韌帶玻尿酸
Comments : 0
許多人都經歷過手肘外側的疼痛,這種不適感往往在抓握、扭轉手腕或提物時特別明顯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網球肘」這個診斷幾乎是大家最先想到的,也是醫師最常給出的解釋。畢竟,它是導致手肘外側疼痛最常見的原因。 但你知道嗎?不是所有手肘外側的疼痛都叫作網球肘。有一種很容易被誤診的疾病,其實可能更接近你真正的問題,那就是「橈隧道症候群」。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網球肘」與「橈隧道症候群」兩者的定義、病因、症狀、診斷、治療方式,到臨床上如何區分兩者,一次完整為你說明...
繼續閱讀
15
4 月
2025

你對疼痛更敏感嗎?認識慢性疼痛與壓力痛閾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中樞敏感化, 偏頭痛, 壓力, 壓力痛閾, 慢性下背痛, 慢性疼痛, 纖維肌痛症,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Comments : 0
慢性疼痛,不只是「哪裡痛」的問題 你是否曾經長期忍受腰痛、肩頸僵硬、頭痛或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明明拍過X光、做過核磁共振,醫師說沒有明顯異常,可是你還是「每天都在痛」 這樣的經...
繼續閱讀
06
4 月
2025

打類固醇擔心副作用?一次說清楚「局部注射」和「長期口服」的差別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五十肩, 副作用, 注射, 肌腱炎, 關節炎, 類固醇
Comments : 0
當你因為關節發炎、肌腱疼痛或慢性運動傷害前往看診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你「局部施打類固醇」來減輕發炎與疼痛。但不少人一聽到「類固醇」三個字就皺起眉頭,擔心會造成月亮臉、水牛肩、骨質...
繼續閱讀
1234Next ›Last »

最新文章

  • 為何年輕選手需要心電圖?破解運動猝死背後的警訊與預防
  • 運動後鐵腿?有效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綜合策略
  • 運動傷害怎麼辦?從急救到營養補充的的全方位建議
  • 橫突肋骨關節疼痛全解析:難解的深層膏肓痛
  • 膝前深層疼痛的真正原因?髕骨下脂肪墊炎的特徵與治療策略

FB線上Q&A

近期文章

  • 為何年輕選手需要心電圖?破解運動猝死背後的警訊與預防
  • 運動後鐵腿?有效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綜合策略
  • 運動傷害怎麼辦?從急救到營養補充的的全方位建議
  • 橫突肋骨關節疼痛全解析:難解的深層膏肓痛
  • 膝前深層疼痛的真正原因?髕骨下脂肪墊炎的特徵與治療策略

最新回應

  • 「王凱平」在〈骨癒合超音波,有機會加速骨折癒合的神兵利器!〉發佈留言
  • 「陳勇豪」在〈骨癒合超音波,有機會加速骨折癒合的神兵利器!〉發佈留言
  • 「李朝福」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 「王凱平」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 「李朝福」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站內搜尋

分類

Uncategorized 中醫傷科與運動醫學 中醫內科 中醫皮膚科 中醫眼科 中醫藥物 中醫針灸科與經絡學 媒體採訪 日常生活 桃新醫院專區 運動營養學 運動醫學 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