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No.1 的醫學領域:神經解套注射與周邊神經夾擠
頸、腰椎以外的周邊神經性疼痛
神經性疼痛並不像一般大眾認知的那樣,只會發生在頸椎、腰椎。人體的周邊神經由脊髓神經根走出後,會不斷分支。在神經一路分支的過程中,在某些特殊位置會比較容易受到附近組織的夾擠、拉扯而產生發炎、腫脹與神經性疼痛,這些位置包括:
- 肌肉之間的夾層
- 肌肉與骨骼間的縫隙
- 骨骼與韌帶之間的隧道
- 神經穿行筋膜(往深/淺層走)處
什麼是神經解套注射?
「神經解套注射」的目的是將神經從周圍組織、筋膜或鄰近結構的壓迫中解放出來,作用原理主要包括兩種機制:
- 物理性地減少神經受壓
- 注射液的藥理/化學效應
簡單來說,神經解套注射能藉由注射液,將神經和旁邊的組織分開,以解除組織對周邊神經的壓迫,改善神經性疼痛。另一方面,藥理效應取決於使用的注射液的種類,例如:麻醉止痛藥劑可直接減少疼痛,類固醇則能夠減少發炎。實務上神經解套注射常配合「超音波導引」以達到兼顧精準、安全、有效。比較有趣的是,2023年的文獻顯示,世界上發表最多神經解套注射研究的,居然是台灣喔!
神經解套的常用藥劑有哪些?
神經解套使用的注射液可以是生理食鹽水、類固醇、麻醉止痛藥、玻尿酸、葡萄糖水、富血小板血漿(PRP),或者這些藥劑的混合液。在台灣,主流常用的藥劑與原理簡介如下:
低濃度葡萄糖水:
主要是 5% 葡萄糖水,適合大量注射以物理性地分離神經與造成壓迫的結構,且有研究提出,慢性神經性疼痛可能表示神經周圍的糖缺乏,而神經從適當濃度的糖水中吸收葡萄糖後,有機會消腫。這就好比一個胖子本來被門卡住,而我們幫忙把門撐開、幫忙胖子快速減肥,這樣他就不會痛到哎哎叫了。另一種關於5%葡萄糖水的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位於周邊神經上痛覺受器,TRPV-1,來達成作用。
B12:
高濃度的活性B12能促進神經髓鞘的再生,以達神經修復、緩解疼痛。
除了上述藥劑,對於神經損傷較嚴重、較久的案例,經驗中PRP/PLT有機會在修復的黃金期過後,還能提供比較好的療效。
注射技術與藥劑用量
關於「神經解套注射」的注射技術有很大差異,藥劑的用量目前也尚無統一的標準。這主要是因為神經的路徑、分布範圍在不同部位、不同個體間都可能有不小的差異,且相關研究仍在不斷更新中,但以下是比較共通的操作技術:
- 根據要目標神經的分佈路徑和深度選擇最合適的超音波探頭。
- 以超音波評估預計要注射的神經路徑與範圍,如果有特殊異常例如:某段神經明顯腫脹、狹窄、附近有疤痕組織、附近或神經上有腫瘤……等,都是可能需要特別注意的結構異常和解剖變異。
- 無菌準備。
- 在超音波短軸和長軸畫面下進行神經解套注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保持注射針的可視性,以利安全、有效地分離目標神經與周邊組織。
神經解套注射可以改善哪些症狀呢?
關於神經性損傷的相關症狀,神經解套注射都有機會改善,主要的症狀包括:
- 痛(灼熱、刺痛、電痛、抽痛……等)
- 感覺異常(麻、木、襪套感、無力)
- 無力感
神經解套可以處理哪些神經的問題呢?
神經解套被研究得最多的適應證,是正中神經受壓迫所產生的「腕隧道症候群」。事實上,神經解套注射已被內科聖經的「哈里森內科學」納入為腕隧道症候群的正式治療選項。應用於其他神經病變,也有不少病例報告或其他類型的醫學文獻可供查詢。
以下依據研究文獻的多到少,將比較常受壓迫的神經與相關疾病名稱,依序整理如下:
- 正中神經(腕隧道症候群)
- 腓總神經(腓總神經夾擠)
- 尺神經(肘隧道症候群)
- 橈神經(淺橈神經夾擠、橈神經麻痺)
- 外側股皮神經(外側股皮神經夾擠)
- 隱神經(隱神經夾擠)
- 坐骨神經(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深臀症候群)
- 背側肩胛神經(背側肩胛神經夾擠)
- 上臀神經(上臀神經夾擠)
- 腓腸神經(腓腸神經夾擠)
其他臨床上也會看到的周邊神經壓迫包括:
- 前骨間神經(旋前圓肌症候群)
- Baxter神經(巴克斯特神經卡壓症候群、Baxter’s Nerve Compression syndrome)
- 頸/臂神經叢(淺頸神經叢夾擠、胸廓出口症候群)
- 股神經(股神經夾擠)
- 枕大神經(頸源性頭痛)
- 髂腹股溝神經(髂腹股溝神經夾擠)
- 髂腹下神經(髂腹下神經夾擠)
- 外前臂皮神經(外前臂皮神經夾擠)
- 脛後神經(跗骨隧道症候群)
- 陰部神經(陰部神經夾擠)
- 副神經(副神經夾擠)
- 肩胛上神經(肩胛上神經夾擠)
- 腋神經(四角空間症候群)
- 膝神經(膝神經夾擠)
可能的不良反應
神經解套注射常見的副作用為注射後局部短暫的疼痛、酸脹不適、出血或瘀青。有時會因為注射時針尖接近神經、注射液的噴流刺激神經引發短暫的麻電感。直接針刺造成神經損傷有可能發生,但由於通常會配合超音波導引,所以在熟悉超音波導引注射的醫師操作下,造成嚴重神經損傷的機率並不高。
參考文獻:
Nerve hydrodissection for pain management: A scoping review. Bernardo-Bueno (2023).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Pain, 1-20. DOI:10.29760/APJP.202310/P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