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醫學
  • 醫師介紹
  • 最新文章
26
11 月
2024

骨盆疼痛的隱藏元兇:陰部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治療全解密

Tags : 神經解套注射, 陰部神經卡壓, 陰部神經痛, 骨盆疼痛
Posted By : 王凱平
Comments : 0

陰部神經疼痛的主要機制:陰部神經卡壓

陰部神經痛,是陰部神經受傷所造成的一系列包含疼痛的症狀。除了涵蓋陰部神經分佈範圍的各種疼痛(灼熱、刺痛、麻木或電擊感),還常伴隨排尿、排便問題,或性功能障礙。無論在男性、女性身上都可能發生。這篇文章的主題,陰部神經卡壓症候群,是造成陰部神經痛的主要機制。常見原因包括:

  • 骨盆手術: 這是文獻報導中最常造成陰部神經痛的原因,例如骨盆器官脫垂修復手術,特別是使用網片(Mesh)的情況。
  • 骨盆挫傷。
  • 懷孕和分娩。
  • 長時間坐在堅硬的表面上。
  • 重複性的動作,例如:騎自行車。
  • 腫瘤或其他骨盆腔病變。
  • 肥胖
  • 糖尿病
  • 病毒感染
  • 其他其他會影響神經的疾病。

 

以上這些原因,依據背後的機制可以分為機械性、非機械性兩大類:

  • 機械性損傷:主要是陰部神經受到壓迫或過度拉扯,其中以神經受到壓迫,也就是我們一再提到的「陰部神經卡壓」最為常見。可能發生在陰部神經路徑上的多個部位,例如:梨狀肌下方、薦棘韌帶和薦結節韌帶之間、Alcock’s canal 或是神經末梢分支。
  • 非機械性損傷:包括病毒感染(例如帶狀皰疹、HIV)、多發性硬化症、放射線治療和糖尿病等。

 

陰部神經解剖構造

陰部神經源自於薦神經叢的S2、S3和S4神經根,包含感覺、運動和自主神經纖維,主要負責會陰部、外生殖器和肛門周圍區域的感覺和運動功能。

陰部神經的路徑如下:

  1. 從薦神經叢出發,經過梨狀肌和尾骨肌之間。
  2. 穿過坐骨大孔離開骨盆腔,位於薦結節韌帶 (Sacrotubercle ligament) 的腹側。
  3. 在平行於坐骨棘的高度,從薦棘韌帶 (sacrospinous ligament)下方通過,再次進入骨盆腔。
  4. 接著進入陰部神經管(也稱為 Alcock’s canal)。
  5. 最後在坐骨肛門窩分為三個末端分支:肛門直腸神經、會陰神經和陰莖/陰蒂背神經。

陰部神經可能存在解剖變異,例如:直接穿過韌帶。因此,如果採用注射治療,治療時需仔細確認神經走向,避免損傷神經分支。

陰部神經卡壓症候群的症狀

陰部神經卡壓最主要的症狀,是陰部神經支配範圍的疼痛。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但常見的症狀包括:

  • 會陰部疼痛: 疼痛可能為灼熱、刺痛、麻木或電擊感,可能會在坐著時加劇,站立或躺下時緩解。
  • 外生殖器疼痛: 疼痛可能發生在陰莖、陰囊、陰唇或陰蒂。
  • 直腸疼痛: 疼痛可能發生在排便時或排便後。
  • 排尿問題: 可能有尿頻、尿急或尿失禁。
  • 排便問題: 可能有便秘或排便失禁。
  • 性功能障礙: 可能有勃起功能障礙或性交疼痛。

 

陰部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方法

由於沒有單一確診的檢查方法,陰部神經痛的診斷需要綜合評估病史、身體檢查和相關檢查結果,並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診斷方法包括:

  • 詳細的病史詢問: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加重和緩解因素等。
  • 身體檢查:包括檢查會陰部、外生殖器和直腸,評估感覺、運動和反射功能。
  • 神經傳導檢查 (Nerve Conduction Study):可以評估陰部神經的功能,但敏感度和特異性有限。
  •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評估陰部神經的感覺功能,比神經傳導檢查更敏感,但仍然可能出現偽陰性結果。
  • Pudendal Nerve Terminal Motor Latency Testing:測量神經訊號從坐骨棘傳遞到肛門括約肌的時間,更具侵入性,執行上也較困難,且病人較不舒服,但仍無法真正確診。
  • 超音波檢查 (Ultrasonography): 可以幫助偵測神經受壓的部位,受壓的神經和相關靜脈可能會呈現扁平狀,有機會觀察到發炎的神經呈現水腫。
  • 都卜勒超音波檢查 (Doppler Ultrasound):可以評估陰部神經血管束中的靜脈血流,如果神經受壓,靜脈也會受到壓迫,都卜勒超音波可以診斷出靜脈受壓的情況。
  • 骨盆腔磁振造影 (MRI): 可以排除其他造成慢性疼痛的原因,例如腫瘤,並幫助定位神經受壓的精確位置。 建議在進行任何陰部神經減壓手術之前都先進行 MRI 檢查。
  • 診斷性神經阻斷 (Diagnostic Nerve Block): 在女性,可以經陰道進行神經阻斷,男性則可以經會陰部進行。如果在注射後立即感到疼痛緩解,表示陰部神經病變很可能是造成疼痛的原因。 但是,即使沒有疼痛緩解,也不代表病人沒有陰部神經受壓,因為注射過程中可能存在技術或操作上的誤差。使用影像導引(例如螢光透視、超音波)可以顯著提高神經阻斷的可靠性。若是在 Alcock’s canal 進行診斷性陰部神經阻斷,且注射後疼痛明顯緩解,則強烈建議該病人患有陰部神經受壓,並且可以合理預期減壓手術能帶來良好的效果。但是約有 20% 的陰部神經阻斷會失敗,通常是由於醫師的誤差、經驗不足或缺乏足夠的訓練。

 

陰部神經卡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陰部神經痛的治療目標是緩解疼痛並改善生活品質。 治療方法包括:

  • 保守治療:
    • 生活型態調整:避免會加重疼痛的活動,例如長時間坐著、騎自行車等。
    • 藥物治療:使用止痛藥、抗癲癇藥物或抗憂鬱藥物來控制疼痛。
    • 物理治療:進行骨盆底肌肉鍛鍊和伸展運動,改善肌肉功能和減輕疼痛。
  • 介入性治療:
    • 陰部神經解套注射:在陰部神經周圍注射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可以提供暫時性的疼痛緩解,通常持續數週到數月。可以使用超音波、螢光透視來引導注射,以提高準確性和安全性。
    • 脈衝式射頻治療 (Puls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這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神經調節方法,被認為比連續性射頻治療更安全,因為它減少了與熱相關的併發症。它使用脈衝電磁輻射來調節神經,似乎對慢性難治性神經性陰部神經痛有潛在的幫助。與陰部神經阻斷相比,脈衝式射頻治療的疼痛緩解程度相當,但其益處持續時間更長,可達三個月。
    • 薦神經調節 (Sacral Neuromodulation):這是一種微創治療,包括使用周邊神經刺激器,在坐骨肛門窩引起陰部神經的神經調節。當患者無法進行其他治療,包括減壓手術時,薦神經調節通常被用作最後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對神經調節有良好的反應。
    • 冷凍消融術 (Cryoablation):是一種利用低溫冷凍破壞目標神經的技術,可以經皮在電腦斷層掃描導引下進行,用於治療難治性陰部神經痛。
  • 手術治療:
    • 陰部神經減壓手術 (Surgical Decompression): 透過手術直接釋放 Alcock’s canal 中受壓的陰部神經,被認為是最有效的長期治療方法,並可能治癒陰部神經受壓。手術方法有經會陰、經臀、經坐骨直腸和腹腔鏡等四種。所有方法都會破壞一些神經纖維,但都能有效地去除造成壓迫性神經病變的根本原因。

 

陰部神經解套注射 (Pudendal Nerve Hydrodissection)

神經解套注射是一種微創的介入性治療,透過將液體(例如生理食鹽水、類固醇、麻醉劑、葡萄糖水、PRP或其組合)注射到神經周圍,將神經與周圍組織分離,以緩解神經受壓造成的疼痛。

一般來說,進行神經解套注射需要配合使用超音波導引。超音波導引可以讓醫師精確地將針頭放置在神經周圍,避免損傷神經或周圍的血管和其他組織,提高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陰部神經解套注射」主要有兩種路徑:後側路徑、前側路徑,大致的比較如下:

後側路徑 前側路徑
病人體位 側臥或俯臥 截石位
超音波探頭 低頻弧形探頭 高頻或中頻線性探頭
所需穿刺深度 較深 較淺
適應症 近端神經卡壓 遠端神經卡壓
優點 可直接解套主幹 神經位置相對較淺,操作較簡便
缺點 誤傷坐骨神經機率較高 可能需要解套多個分支

 

陰部神經的常見壓迫點

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需要選擇適當的注射部位,因此,了解陰部神經容易在哪些部位受到壓迫相當重要,比較常見的位置在以下這幾個區域:

  • 薦棘韌帶、薦粗隆韌帶之間:是最常見的壓迫點,大約70%的病患在此處受到壓迫。陰部神經在繞過薦棘韌帶時,會被薦粗隆韌帶覆蓋,兩條韌帶之間的空間狹窄,若韌帶增厚或沾黏,就會壓迫到陰部神經。
  • Alcock’s canal 通道內:約25%的病患在 Alcock’s canal 通道內受到壓迫。這個通道由閉孔內肌的筋膜構成,筋膜增厚會導致神經壓迫,長時間久坐且伴隨著髖部、大腿反覆痛做的人,如:自行車騎士,就很容易發生在這個區域。
  • 梨狀肌下方: 約10%的病患在梨狀肌下方

 

直得一提的是,依據一些外科醫師的直接觀察與研究紀錄,大約有40% 的患者會在兩個以上的壓迫點出現神經壓迫。因此,如果單一部位注射效果不佳,可以考慮多個部位進行解套注射。

可能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但仍可能發生的風險包括:陰部神經損傷、血管損傷、藥物血管內注射、坐骨神經支配區域肌肉無力、肌肉疼痛、尿失禁或排便失禁,以及陰部神經支配區域麻木。

 

參考資料:
Stephane Ploteau et al.. Anatomical Variants of the Pudendal Nerve Observed during a Transgluteal Surgical Approach in a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Pudendal Neuralgia. Pain Physician. 2017 Jan-Feb;20(1):E137-E143.

María Fernanda Rojas-Gómez et al. Regional anesthesia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the pudendal nerve territory. Colombi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July 2017 45(3):200-209 DOI:10.1097/01819236-201707000-00006

Urša Burica Matičič et al.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s in pelvic entrapment neuropathies J Ultrason. 2021 Jun 7;21(85):e139-e146. doi: 10.15557/JoU.2021.0023. Epub 2021 Jun 18.

Jasmeen Kaur, Stephen W. Leslie, Paramvir Singh. Pudendal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4 Jan. 2023 Aug 21.

Mary Monica Bernardo-Bueno et al. Nerve Hydrodissection for Pain Management: A Scoping Review.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Pain 34(2): 35-54, Sep. 2024 DOI:10.29760/APJP.202409_34(2).0001

Avatar
About the Author
中西醫雙執照醫師,具職業棒球隊與亞運、世大運等多次國家隊醫療經驗。以中西整合的運動醫學診療方案,服務基層至頂尖運動選手。專長治療各種急慢性運動傷害、頸椎與腰椎慢性疼痛、關節退化性疾病。另專長以中醫內科、針灸手法治療乾眼症。

Social Share

  • google-share

Leave a Reply 取消回覆

*
*

captcha *

最新文章

  • 為何年輕選手需要心電圖?破解運動猝死背後的警訊與預防
  • 運動後鐵腿?有效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綜合策略
  • 運動傷害怎麼辦?從急救到營養補充的的全方位建議
  • 橫突肋骨關節疼痛全解析:難解的深層膏肓痛
  • 膝前深層疼痛的真正原因?髕骨下脂肪墊炎的特徵與治療策略

FB線上Q&A

近期文章

  • 為何年輕選手需要心電圖?破解運動猝死背後的警訊與預防
  • 運動後鐵腿?有效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綜合策略
  • 運動傷害怎麼辦?從急救到營養補充的的全方位建議
  • 橫突肋骨關節疼痛全解析:難解的深層膏肓痛
  • 膝前深層疼痛的真正原因?髕骨下脂肪墊炎的特徵與治療策略

最新回應

  • 「王凱平」在〈骨癒合超音波,有機會加速骨折癒合的神兵利器!〉發佈留言
  • 「陳勇豪」在〈骨癒合超音波,有機會加速骨折癒合的神兵利器!〉發佈留言
  • 「李朝福」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 「王凱平」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 「李朝福」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站內搜尋

分類

Uncategorized 中醫傷科與運動醫學 中醫內科 中醫皮膚科 中醫眼科 中醫藥物 中醫針灸科與經絡學 媒體採訪 日常生活 桃新醫院專區 運動營養學 運動醫學 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