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在運動醫學上的應用:止痛、放鬆、除沾黏(合作:好痛痛)
在「運動員要的不一樣!什麼是運動醫學?」這篇文章中,提到我曾使用針灸幫國家隊游泳選手解緩手腕疼痛的問題。其實這不是單一個案,同樣在仁川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中,我也用針灸幫另一位保齡球選手改善肌肉緊繃,暫時降低肱二頭肌慢性肌腱炎的影響,最後獲得團隊金牌。
針灸在運動醫學上可以提供三個主要的功能:止痛、肌肉與筋膜等軟組織的放鬆、解除組織沾黏問題。
針灸止痛
被針刺到、扎到應該是很痛,為什麼針灸有止痛療效呢?
這並不是什麼東方古老傳說或神秘力量,而是有科學依據的。針灸能夠止痛的科學證據總結的比較完整的有「門閥控制理論 Gate Control Theory」以及「腦內啡理論」。
針灸 X 門閥控制理論
門閥控制理論是在1960年代提出來的,簡單說如果你提供神經一些刺激,當那些刺激把神經通道佔滿,痛覺就無法透過通道傳到腦部。那針灸如何創造出阻斷痛覺的刺激呢?就是針灸過程中那些「酸、麻、脹、重」感,傳統的說法是「得氣」的感覺。
除了針灸,常見利用門閥理論來止痛的還有電療、拍打按摩等等。
針灸 X 腦內啡理論
腦內啡理論是比門閥理論晚一點點的理論,在1970年代研究發現透過一些刺激讓大腦釋放腦內啡會有止痛的效果,針灸的刺激也是其中之一。到了1980年代發現針灸配合不同頻率的電刺激,可以產生不同的腦內啡和不同的效果,因此後來就有許多中醫師在針灸的時候會加上電療,稱作「電針」。
(電針示意圖)
其他與針灸相關的疼痛研究
除了上面兩個較完整的理論外,20世紀末以來,和針灸止痛有關的研究還有「神經末梢的痛覺受器」、「能影響痛覺傳遞的神經膠細胞」、「對局部痛覺調控有影響的A1腺苷受體(Adenosine A1 receptor)」等等。至今已有足夠多的科學證據證明,針灸對人體末梢感覺到中樞神經的痛覺調控都有影響,甚至能影響相關的基因表達!
針灸放鬆肌肉等軟組織
相信身為好痛痛讀者的你應該很清楚肌肉長期緊繃會造成許多問題,例如影響關節活動、產生激痛點、酸痛、姿勢不良等等。比較少被討論的是肌肉長期緊繃會對肌腱造成長期過大的拉力,久了可能引發肌腱炎。
常見的放鬆肌肉的方法有熱敷、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伸展,或是肌內效貼布還有最近很紅的按摩槍。
其實針灸也能放鬆肌肉、舒緩肌腱張力。
雖然目前還未有足夠完整的研究,但上面提到的效果經常在治療病人時可以看到。針灸的過程中會引發肌肉收縮、跳躍的現象,伴隨剛才講到的「得氣」的感覺在身上走竄。這樣的反應可以明顯放鬆緊繃的肌肉,也有助於改善肌肉、肌腱的疼痛問題。
p.s. 中醫上來說,肌肉的跳躍、酸麻痛感也屬於得氣的反應。現代的西醫稱這個為「驚跳反應 Local Twich Response」,下面影片是乾針療法引發的驚跳反應:
針灸解沾黏
你的身體組織受傷後會復原、癒合,但過程中組織可能會亂長,最容易觀察的例子是你皮膚上的疤痕。亂長會讓本來可以滑動、轉動的組織黏在一起,這個就是沾黏。
肌肉沾黏可能會影響收縮與放鬆、肌腱沾黏可能導致慢性肌腱炎、筋膜沾黏可能引發疼痛以及影響活動、沾黏也會影響局部循環、影響神經、對感覺造成阻礙。
處理沾黏的核心原則是「破壞後重建」,把原本沒長好、亂亂黏的東西破壞後,讓它好好地、順順地重新長一遍。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件事,例如徒手治療推開沾黏、體外震波治療、伸展運動、利用注射液體去撐開沾黏處等等,中醫的方法有針灸(包括小針刀)以及傷科手法。
中醫如何利用針灸去處理沾黏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會先找到沾黏發生的位置,然後利用不同粗細的針去挑開沾黏。如果是使用小針刀的方法,因為針尖有小小的刀子可以做一些小範圍切割的動作。想像兩片黏在一起的紙板,我們使用小小的針或刀子把黏住的地方切開來。
以棒球的肩膀受傷作為例子
針灸用得好的話,是一個很棒的治療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的方法。舉例來說,肩膀是棒球投手常見的受傷與疼痛部位。他們的肱二頭肌很容易緊繃、酸痛、無力,也常發生肌腱炎。
(肱二頭肌示意圖,來源:好痛痛 Ease Pain Blog)
另一條容易受傷的肌肉是負責穩定肩膀的旋轉肌,棘上肌。長時間反覆受傷有可能會造成慢性肌腱炎,進一步產生沾黏、疤痕,甚至變成肌腱鈣化。這些都會造成疼痛、限制活動角度、影響動作。
不管是肱二頭肌的緊繃或棘上肌的肌腱炎,我們都可以利用針灸來放鬆特定肌肉、並且緩解疼痛。假如已經有沾黏、疤痕的問題,也可以使用針灸來做處理。
當然,有時候較複雜的肩膀問題也不是單一治療工具可以解決的,而是要配合一整套的治療與訓練來改善。例如:物理治療能同步協助放鬆肌肉並改善關節活動度、PRP增生療法可以刺激局部修復、Flexi-Bar 運動可以幫助誘發特定肌群控制、防護師與教練可以改善核心穩定度、調整投球動作來減少受傷風險。還記得我說運動醫學是不同領域的高度合作嗎?建議可以參考我的上一篇運動醫學文章。
針灸的風險與注意事項
那有沒有什麼狀況下不適合針灸的呢?
一般來說,針灸比較常出現的副作用是「暈針」。暈針很像暈車,通常是因為患者本身狀況不佳,少部分是針灸刺激過強所致。基本上躺臥休息一陣就好了,沒什麼副作用。比較危險的狀況反而是突然暈倒造成頭部撞擊。
建議不要在過度疲勞、虛弱、飢餓或有其他不適的狀況下接受針灸。且治療中應適時與醫師溝通感受,避免太強的刺激。一旦輕微頭暈時不要逞強,請立即呼叫醫護人員。如果有人能陪伴你去針灸會更好,適時地在你頭暈時幫你扶一下。
切記針灸不是萬能的,有時你也需要其他科別治療方法的幫助,舉例來說:韌帶撕裂傷的治療是撕裂部位的穩定與修復,針灸起到的作用就不多,頂多是急性期的局部止痛。另外,骨折、嚴重的神經壓迫或傷害,針灸能起到的作用相對也比較差一些。
中醫在現代醫學中的一些困難
身為一個同時具有中西醫執照的運動醫學醫師,覺得中醫還有許多治療方法很適合應用在運動醫學上,例如骨傷科就是一個對於四肢、頭頸、脊椎、脫臼都有立即性幫助的一門學問;中醫內科以及中藥也是未來非常值得投入心力來搭起跨領域合作橋樑的科別,但仍有運動禁藥資訊不足的問題要克服。
主要問題在溝通上,中西醫其實使用的邏輯有很大的不同。我雖然常用西醫、民眾習慣的方式去解釋中醫的東西,但其實並不代表中醫是能這樣就被完整解釋的。如此龐大、悠久的醫療系統,背後有自己獨特的思考與運作脈絡。這樣的獨特性不只在文章溝通上會比較困難,也會讓大推模的系統性研究比較難進行。這些都是未來期待可以克服的部分。
其實中醫不管是在運動醫學或是其他現代醫學領域,都有很大的潛力做更廣的應用,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更瞭解針灸的原理,以及中醫的潛能與現在所面臨的困境。
原文刊載於~好痛痛 Ease Pa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