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醫學
  • 醫師介紹
  • 最新文章
07
10 月
2019

膝蓋下面鼓一坨?除了膝蓋退化,你還該知道:「髕下脂肪墊炎」

Posted By : 王凱平
Comments : 0

volleyball-4108312_1920

你是否總是覺得自己的膝蓋下緣看起來有一點鼓鼓的?是不是膝蓋一直在積水?別太擔心,如果不會痛,這可能只是膝蓋退化多長出來的脂肪。如果會痛,那可能就要考慮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髕下脂肪墊炎」了。

111111

 

什麼是髕下脂肪墊?為什麼會影響膝蓋功能?

 

什麼是髕下脂肪墊?從簡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脂肪墊是位於我們的髕骨下緣,與髕韌帶重疊,但比髕韌帶深層一點的組織,主要就是一坨脂肪。這坨脂肪,常常被誤以為只是用來緩衝、潤滑膝關節的活動。但實際上裡面其實有非常豐富的神經、血管, 因此實際上有著複雜而且還沒被完全了解的功用。

 

1111112

舉例來說,髕下脂肪墊被認為可能與膝關節退化的疼痛有關。因為他所分泌的一些物質,包括一些發炎介質,或脂肪酸這類可能導致發炎的前驅物,可能與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炎、疼痛有關。

 

除此之外,髕下脂肪墊主要還是會參與膝關節的屈伸活動。如果因為損傷而在它的內部產生沾黏,就可能影響他周邊的髕骨和髕韌帶,進而影響膝關節的屈伸機制。

 

首先,沾黏的脂肪墊會牽拉髕骨,髕骨位置的改變可能會讓負責膝蓋伸直的「股四頭肌」效率降低,使得膝蓋伸直的動作變得更費力。其次,髕韌帶會變得相對縮短,這也會讓髕骨的活動度下降,一樣使得股四頭肌需要出更多的力氣才能拉動膝關節。

 

這些多耗費的力氣其實都會造成膝關節的額外壓力,股四頭肌的協調性異常也會讓髕骨更容易被向外拉扯、外偏。長期來說都會讓膝蓋更容易受傷,產生如「髕股骨疼痛症候群」等諸多疼痛。

 

什麼是「膝過伸」?為什麼會傷到髕下脂肪墊?

 

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屬於髕下脂肪墊「對周邊」結構與功能的影響,實際上,髕下脂肪墊「本身」就有可能是同痛的來源。這種狀況我們可以稱為「髕下脂肪墊炎」或者「髕下脂肪墊症候群」。

 

髕下脂肪墊有參與膝關節的屈伸動作,是個會隨著膝關節屈伸而移動的結構。在膝蓋彎曲時,脂肪墊周邊的空間會比較大;而當膝蓋伸直時,脂肪墊則會移動到一個比較容易被夾住的位置。

111113

 

 

特別的是,我們的膝蓋其實可以伸直「超過180度」,這種狀況在醫學上叫作「膝度過伸直(膝過伸)」。這樣的膝過伸動作,又更容易造成髕下脂肪墊的夾擠、損傷。

 

哪些生活中的問題是髕下脂肪墊炎的好發因素?

 

由此可知,如果是工作、運動或生活中的過度使用如:如:過多跳躍、反覆跪拜起身,或是長時間以「膝過伸」的動作維持站姿時,都容易造成脂肪墊的損傷。除此之外,外傷所造成的撞擊(如:跌倒、撞挫傷),也有可能傷到脂肪墊。

急性的脂肪墊損傷,如果無法順利修復就會產生慢性發炎疼痛,增生肥大而變成文章一開始說的「腫腫的膝蓋」。而包括:長途步行或跑步、支撐度不夠好的平底鞋、女性、跳躍性運動員、各種膝關節韌帶鬆弛,都是此問題的潛在危險因子。

 

髕下脂肪墊炎的症狀是什麼?

 

髕下脂肪墊炎的症狀主要是膝蓋前側,髕骨下緣的疼痛,多半在髕韌帶兩側的內、外膝眼會有局部壓痛。有時疼痛也會在髕韌帶的深層,如果是這種狀況就會比較容易和「髕腱炎」混淆而誤診。
111114

由於髕下脂肪墊在膝蓋伸直時則會移動到比較容易被夾住的位置,所以髕下脂肪墊炎的疼痛主要是發生在「膝蓋打直」的時候。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仍有些患者的問題會在屈膝時發生。

除此之外,由於髕下脂肪墊的主要神經支配是「脛後神經」,由於脛後神經的分佈,髕下脂肪墊所產生的疼痛並不見得局限於膝前,也有可能往膝窩、小腿肚或足跟放射。如果是這種狀況,還要和腰椎、髖關節的問題仔細分別。

 

懷疑得到髕下脂肪墊炎,該接受什麼檢查處置?

 

發炎的脂肪墊會變得較腫大、質地較硬,因此不難被醫師觸診檢查出來,配合病史詢問、姿勢評估,通常不需要大費周章地進行特別的檢查項目,但超音波是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一旦確診得到髕下脂肪墊炎,該怎樣處理?

 

若是急性的髕下脂肪墊炎,通常是跌倒、直接撞擊、或手術所造成的傷害。可以考慮配合冰按摩,並配合貼紮緩解脂肪墊壓力以緩解疼痛。同時應避免足部支撐不良的鞋款,並避免會誘發疼痛的動作。

 

如果是慢性的髕下脂肪墊炎,通常沒有明顯的外傷史。此時首先要評估的主要是生活中的動作、站姿等因素。如果有需要反覆屈伸膝蓋、跪拜、久站久走……等狀況,應該適度調整。

 

此外,一定要評估有無「膝過伸」的狀況並進行訓練矯正,才能減輕脂肪墊的長期壓力。膝關節強化運動、股四頭與前側髖關節的伸展也有助改善問題。同樣也應避免足部支撐不良的鞋款,並避免會誘發疼痛的動作。

 

關於注射治療,局部止痛藥或類固醇注射固然是選項,但由於脂肪墊內有豐富的神經支配,因此,對神經修復有幫助的周邊神經注射也會有幫助,值得考慮。如果經過評估認為部分膝關節韌帶的損傷與此有關,也可以配合韌帶的增生注射,以強化對膝關節的支持。

 

 

  髕下脂肪墊炎
主要症狀 膝蓋前側,髕骨下緣的疼痛

髕韌帶兩側有局部壓痛

疼痛主要發生在膝蓋伸直時

少數會往膝窩、小腿肚或足跟放射

主要原因 跌倒、直接撞擊

過度使用,如跳躍、跪拜起身等反覆膝蓋屈伸動作

不當的「膝過伸」姿勢

主要治療選項 運動訓練:矯正膝過伸、強化膝關節

周邊神經注射:脂肪墊局部

增生注射:周邊韌帶

局部止痛藥或類固醇注射

適當鞋款支撐

 

 

 

Mace J, Bhatti W, Anand S. Infrapatellar fat pad syndrome: a review of anatomy, function, treatment and dynamics. Acta Orthopaedica Belgica. 2016;82(1):94-101.

 

Hannon J, Bardenett S, Singleton S, Garrison JC. Evaluation,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Implications of the Infrapatellar Fat Pad. Sports health. 2016;8(2):167-71.

 

Hodges PW, Mellor R, Crossley K, Bennell K. Pain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hypertonic saline into the infrapatellar fat pad and effect on coordination of the quadriceps muscles. 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2009;61(1):70-7

 

Avatar
About the Author
中西醫雙執照醫師,具職業棒球隊與亞運、世大運等多次國家隊醫療經驗。以中西整合的運動醫學診療方案,服務基層至頂尖運動選手。專長治療各種急慢性運動傷害、頸椎與腰椎慢性疼痛、關節退化性疾病。另專長以中醫內科、針灸手法治療乾眼症。

Social Share

  • google-share

Leave a Reply 取消回覆

*
*

captcha *

最新文章

  • 找不到原因的肩膀無力與後側疼痛?可能是四角空間症候群!
  • 手指、手掌麻+前臂麻痛?談腕隧道症候群以外的正中神經壓迫
  • 腕隧道症候群要開刀嗎?先考慮權威教科書認可的「正中神經解套注射」
  • 突然腿麻無力、腳踝下垂?超像中風的腓神經壓迫
  • 肌腱受傷該打PRP嗎?談阿基里斯腱、髕腱、旋轉肌袖、網球肘

FB線上Q&A

近期文章

  • 找不到原因的肩膀無力與後側疼痛?可能是四角空間症候群!
  • 手指、手掌麻+前臂麻痛?談腕隧道症候群以外的正中神經壓迫
  • 腕隧道症候群要開刀嗎?先考慮權威教科書認可的「正中神經解套注射」
  • 突然腿麻無力、腳踝下垂?超像中風的腓神經壓迫
  • 肌腱受傷該打PRP嗎?談阿基里斯腱、髕腱、旋轉肌袖、網球肘

最新回應

  • 「王凱平」在〈肌腱受傷該打PRP嗎?談阿基里斯腱、髕腱、旋轉肌袖、網球肘〉發佈留言
  • 「楊耀松」在〈肌腱受傷該打PRP嗎?談阿基里斯腱、髕腱、旋轉肌袖、網球肘〉發佈留言
  • 「王凱平」在〈神奇的「周邊神經注射」初體驗〉發佈留言
  • 「謝進源」在〈神奇的「周邊神經注射」初體驗〉發佈留言
  • 「王凱平」在〈跑步後內踝疼痛?一個動作緩解脛後肌緊繃!〉發佈留言

站內搜尋

分類

Uncategorized 中醫傷科與運動醫學 中醫內科 中醫皮膚科 中醫眼科 中醫藥物 中醫針灸科與經絡學 媒體採訪 日常生活 桃新醫院專區 運動營養學 運動醫學 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