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in Menu —
運動醫學
醫師介紹
最新文章
運動醫學
醫師介紹
最新文章
13
1 月
2025
高爾夫運動的健康益處與常見受傷部位分析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運動傷害
,
長壽
,
高爾夫
Comments :
0
高爾夫運動在全球受到廣泛喜愛,它不僅是一項休閒活動,更被證實對健康有多方面的益處。根據一篇2016年發表於知名運動醫學期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的系統性回顧研究,研究者通過分析300多篇相關文獻,探討了高爾夫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常見運動傷害的類型。 這篇文獻全面整理了高爾夫運動與健康相關的科學證據,涵蓋身體、心理、社交健康及受傷風險等方面。研究結果...
繼續閱讀
07
1 月
2025
無痛加速骨折癒合?探索SIS 超磁場治療儀(脈衝電磁場)的科學證據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SIS
,
超磁場治療儀
,
骨折
,
骨折不癒合
Comments :
0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健康問題。科學界不斷探索如何更快、更有效地促進骨骼癒合。過去,台灣有所謂骨癒合超音波,但目前相關設備多已退出市場。此後,被驗證有助加速骨折癒合的物理治療設備,主要剩下體外震波。雖然有效,但撞擊骨折患部所產生的疼痛,往往讓人望而卻步。 近來,有一種引人注目的新技術,脈衝電磁場(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s),在台灣的主流設備名為 SIS 超磁場治療儀,被認為...
繼續閱讀
06
1 月
2025
夜間手麻手痛的常見原因:旋前圓肌症候群的診斷與治療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PLT
,
PRP
,
周邊神經壓迫
,
旋前圓肌症候群
,
神經解套注射
,
腕隧道症候群
Comments :
0
「每到夜晚,我的手總是麻得睡不著覺……」 這是許多患者描述的困擾,卻常被忽視為日常疲勞所致。旋前圓肌症候群(Pronator Teres Syndrome, PTS)可能是這種夜間手麻的罪魁禍首。它並非簡單的疲勞,而是正中神經在前臂受到壓迫的結果。如果您正在經歷類似的問題,這篇文章將幫助您了解潛在原因並提供解決之道。 什麼是旋前圓肌症候群?流行病學與病因 旋前圓肌症候群(Pronator Teres Syndrome, PTS)是一種相對少見但不容忽視的正中神經壓迫疾病。相比更為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
繼續閱讀
24
12 月
2024
多角度驗證:PRP 如何全面促進神經修復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PLT
,
PRP
,
垂足
,
神經修復
,
腓神經損傷
,
超音波導引
Comments :
0
2020年,一篇發表在《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期刊上的研究顯示,血小板濃度為全血 4.5 倍的PRP可以顯著刺激許旺細胞的增殖和分泌,促進神經修復。而濃度過高反而會抑制許旺細胞增殖。特別的是,這個研究採用了多種技術,從細胞形態學、組織學、多種超音波影像學……等角度,綜合觀察神經修復的相關證據。 PRP對許旺細胞數量與生長因子的影響 這個研究使用超音波導引,將不同濃度的PRP精準注射在坐骨神經受損的兔子患部,分為對照組、1.5倍、2.5倍、4.5倍、6.5倍,一共五組...
繼續閱讀
26
11 月
2024
骨盆疼痛的隱藏元兇:陰部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治療全解密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神經解套注射
,
陰部神經卡壓
,
陰部神經痛
,
骨盆疼痛
Comments :
0
陰部神經疼痛的主要機制:陰部神經卡壓 陰部神經痛,是陰部神經受傷所造成的一系列包含疼痛的症狀。除了涵蓋陰部神經分佈範圍的各種疼痛(灼熱、刺痛、麻木或電擊感),還常伴隨排尿、排便問題,或性功能障礙。無論在男性、女性身上都可能發生。這篇文章的主題,陰部神經卡壓症候群,是造成陰部神經痛的主要機制。常見原因包括: 骨盆手術: 這是文獻報導中最常造成陰部神經痛的原因,例如骨盆器官脫垂修復手術,特別是使用網片(Mesh)的情況。 骨盆挫傷。 懷孕和分娩。 長時間坐在堅硬的表面上。 重複性的動作,例如:騎自行車。 腫瘤或其他骨盆腔病變。 肥胖 ...
繼續閱讀
24
11 月
2024
「逆境重生:Curves的品牌再造與生態系建立」林宏遠執行長演講內容紀錄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Curves
,
可爾姿
Comments :
0
一、Curves 品牌再造 林遠宏執行長帶領 Curves 台灣歷經三次品牌再造,成功將品牌從日商、英商手中轉型為台商經營,並持續發展茁壯。 再造一:落地台灣市場 2010 年,Curves 面臨日本總代理易手切割、H1N1 疫情等多重挑戰,台灣分店僅有 13 家。林宏遠執行長以最年輕加盟主的身份帶領團隊,聚焦於: 總部最低成本營運 精進開幕 know-how 以運動數為分店最重要的 KPI 強化內部服務與外部促銷 營運報表增加過程指標 這些策略成功帶動 Curves 在台灣市場的發展,5 年內分店數從 22 家成長到 98 家,平均會員數也從 2...
繼續閱讀
23
11 月
2024
坐骨股骨夾擠症候群:隱藏的髖部與坐骨神經痛成因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坐骨神經痛
,
坐骨股骨疼痛症候群
,
梨狀肌症候群
,
深臀症候群
,
髖關節痛
Comments :
0
定義 坐骨股骨夾擠症候群(Ischiofemoral Impingement Syndrome)是一種可能導致髖關節疼痛的相對罕見原因。是一種由於「坐骨結節」和「股骨小轉子」之間的空間縮小,導致兩者之間的軟組織受到擠壓而引起的疾病。患者通常會感到臀部後方疼痛,且在長時間負重或髖關節伸展/內收時加劇。常伴隨下肢的放射痛,也可能出現彈響或卡住的感覺。 成因 「坐骨股骨間隙狹窄」是造成坐骨股骨夾擠症候群的主要原因,除了先天性問題,後天性問題通常與手術或創傷有關,是這些情況可能導致解剖結構的改變,進而縮小「坐骨股骨間隙」和「股方肌間隙」(兩項間隙的定義與標準參考...
繼續閱讀
29
10 月
2024
為什麼推薦中醫師學習肌肉動力學?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肌動學
Comments :
0
「為什麼要對中醫師推廣肌肉動力學的教育訓練?」作為一位在運動醫學領域發展超過10年,接受並通過系統性運動醫學訓練,自中醫科起家,轉換為西醫身份,在兩邊都有超過7年實務經驗,兩個部門都具備主任級行政經歷,且長期深入各層級運動員照護的醫師,我想,自己應該還算有點立場談談這個問題。 改變臨床視野,掌握進階技能,成就臨床突破 在之前一篇內部訪問(肌動學:破解臨床難題的關鍵)中,撰寫文章的編輯幫我總結了一些「肌肉骨骼領域醫療從業人員學習肌肉動力學的好處」。簡...
繼續閱讀
27
10 月
2024
脫臼還是半脫位?是否能快速恢復:借鑑大谷翔平案例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大谷翔平
,
手術
,
治療
,
肩膀半脫位
,
肩膀脫臼
,
非手術治療
Comments :
0
肩膀脫臼在運動員中並不罕見,但你知道嗎?根據一項研究,肩膀脫臼後的二次受傷率高達70%【1】。對於那些依賴肩膀力量的人,特別是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來說,這樣的風險數據無疑是一種警訊。 面對如此高的再受傷概率,該如何選擇治療計劃...
繼續閱讀
« First
‹ Previous
12
13
14
15
最新文章
高爾夫運動的健康益處與常見受傷部位分析
無痛加速骨折癒合?探索SIS 超磁場治療儀(脈衝電磁場)的科學證據
夜間手麻手痛的常見原因:旋前圓肌症候群的診斷與治療
多角度驗證:PRP 如何全面促進神經修復
骨盆疼痛的隱藏元兇:陰部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治療全解密
FB線上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