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醫學
  • 醫師介紹
  • 最新文章
09
3 月
2020

扭毛巾、轉門把、轉瓶蓋就手腕痛?可能是三角軟骨複合體 (TFCC) 損傷!

Tags : TFCC, 三角軟骨複合體, 三角軟骨複合體損傷, 手腕痛, 手腕稱地, 扭毛巾痛, 轉瓶蓋痛
Posted By : 王凱平
Comments : 0

person-holding-hand-161477

 

每個人都可能碰到滑倒、跌坐手撐地板,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手腕扭挫傷。手腕受傷之後由橈側(姆指側)到尺側(小指側),分別有三個不同的常見傷害需要特別注意,包括:

橈側:舟狀骨骨折

中間:月狀骨不穩定

尺側:三角軟骨複合體 (TFCC) 損傷

未命名

舟狀骨骨折初期不見得有明顯疼痛,但因為容易「癒合不良」,所以受傷後需要特別注意姆指根部「鼻煙壺」區域的壓痛。月狀骨不穩定容易發生在手背中指的延伸線上,我們之前曾專文(連結)討論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今天這篇主要談「三角軟骨複合體 (TFCC) 損傷」。

 

負責保護手腕的複雜結構,手撐地或其他擠壓性暴力容易造成傷害

 

三角軟骨複合體 (TFCC) 是位在手腕尺側(小指側)的一個結構,除了核心的三角軟骨,另外還包含5條韌帶、1個半月板樣體、以及1條肌腱(腱鞘)。這個複雜的結構在前臂、手腕旋轉時負責傳導、承受力量,既維持手腕穩定也保護手腕免於許多拉傷、擠壓、撞挫傷。然而若傷害的力量實在太強,三角軟骨複合體就還是難免要受傷了。

 

最常見的傷害原因如同文章開頭提到的:滑倒、跌坐後手撐到地板,但實際上任何可能造成手腕扭挫傷的問題,都有機會造成三角軟骨複合體 (TFCC) 的傷害。譬如:接籃球的時候力量不當、去扶一台突然倒掉的機車、揮拳的時後手腕角度不對……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傷害。另外還有一些原因不那麼明確的慢性損傷。

 

我自己就曾經在蒙古騎馬時,為了免於在馬匹突然跪倒時被拋出去,死死地把手撐在馬鞍上因而受傷,在沒有特別處置的狀況下,大約半年才痊癒。常見的運動項目中,以網球、羽球比較容易產生這個傷害。

 

扭毛巾、轉個手腕就痛!檢查常依賴磁振關節攝影

 

三角軟骨複合體 (TFCC) 受傷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是「一扭毛巾、轉門把、或轉瓶蓋就痛」。這是因為這些動作會增加患部的壓力,牽拉相關的韌帶造成疼痛。此外,握力可能變差,旋轉手腕時可能會有小小的「摩擦聲或喀啦聲」,局部按壓手腕小指側,也就是三角軟骨複合體的所在區域也可能會有痛感。

 

醫師在檢查時,可能會配合一些特殊理學檢查,如:三角軟骨複合體擠壓測試(TFCC Compression Test)、遠端橈尺關節壓力測試(DRUJ Stress Test),來輔助判斷。照X光不見得能夠得到明確的診斷,有時甚至要配合注射顯影劑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也就是所謂「磁振關節攝影(MR Arthrogrphy)」才能得到明確的診斷。

 

 

軟骨中央部位難修復,骨折或關節不穩定也要考慮手術

除了確診,核磁共振檢查的意義還包括判斷是否需要開刀。如果檢查結果顯示三角軟骨的破裂是在靠近「中央」部位,由於這裏的血流供應比較差,通常難以癒合,往往會需要手術。其他會考慮手術的狀況包括合併骨折,或關節明顯不穩定。若沒有上述這些狀況,就傾向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的重點之一是「休息,避免局部壓迫」。除了避免再去做那些已知會誘發疼痛的動作之外,日常生活中長時間拿滑鼠的動作往往也會給三角軟骨複合體額外的壓力。

 

治療的選項則包括:復健與運動訓練強化手腕穩定性、護具保護並穩定手腕、局部增生注射促進修復、針灸放鬆相關肌肉……等。如果保守治療4~6週沒有明顯改善,還是得評估手術的必要性,PRP可以作為手術前的最後一道防線。

 

以上就是針對「三角軟骨複合體損傷」的簡介,下面用表格幫大家整理:

 

手腕扭挫傷後要小心的重要疾病
橈側疼痛(姆指側) 舟狀骨骨折
中間疼痛(中指延伸) 月狀骨不穩定
尺側疼痛(小指側) 三角軟骨複合體損傷

 

三角軟骨複合體損傷重點
常見急性原因 跌倒手腕撐地
容易受傷的運動項目 羽球、網球、拳擊、體操
常見症狀 扭毛巾、轉門把、轉瓶蓋就手腕痛手腕無法撐地手腕小拇指側壓痛握力變弱

旋轉手腕有摩擦、喀啦聲

常用檢查 X光(不一定能得到明確診斷)超音波(準確但不敏感)核磁共振(配合顯影劑做磁振關節攝影更好)
保守治療選項 復健、運動訓練:增加手腕穩定性護具:保護並穩定手腕增生注射、PRP:促進局部修復針灸:止痛並放鬆相關肌肉
何時考慮手術 三角軟骨中央部位損傷伴有骨折關節不穩定

保守治療4~6週無效

 

Avatar
About the Author
中西醫雙執照醫師,具職業棒球隊與亞運、世大運等多次國家隊醫療經驗。以中西整合的運動醫學診療方案,服務基層至頂尖運動選手。專長治療各種急慢性運動傷害、頸椎與腰椎慢性疼痛、關節退化性疾病。另專長以中醫內科、針灸手法治療乾眼症。

Social Share

  • google-share

Leave a Reply 取消回覆

*
*

captcha *

最新文章

  • 找不到原因的肩膀無力與後側疼痛?可能是四角空間症候群!
  • 手指、手掌麻+前臂麻痛?談腕隧道症候群以外的正中神經壓迫
  • 腕隧道症候群要開刀嗎?先考慮權威教科書認可的「正中神經解套注射」
  • 突然腿麻無力、腳踝下垂?超像中風的腓神經壓迫
  • 肌腱受傷該打PRP嗎?談阿基里斯腱、髕腱、旋轉肌袖、網球肘

FB線上Q&A

近期文章

  • 找不到原因的肩膀無力與後側疼痛?可能是四角空間症候群!
  • 手指、手掌麻+前臂麻痛?談腕隧道症候群以外的正中神經壓迫
  • 腕隧道症候群要開刀嗎?先考慮權威教科書認可的「正中神經解套注射」
  • 突然腿麻無力、腳踝下垂?超像中風的腓神經壓迫
  • 肌腱受傷該打PRP嗎?談阿基里斯腱、髕腱、旋轉肌袖、網球肘

最新回應

  • 「王凱平」在〈肌腱受傷該打PRP嗎?談阿基里斯腱、髕腱、旋轉肌袖、網球肘〉發佈留言
  • 「楊耀松」在〈肌腱受傷該打PRP嗎?談阿基里斯腱、髕腱、旋轉肌袖、網球肘〉發佈留言
  • 「王凱平」在〈神奇的「周邊神經注射」初體驗〉發佈留言
  • 「謝進源」在〈神奇的「周邊神經注射」初體驗〉發佈留言
  • 「王凱平」在〈跑步後內踝疼痛?一個動作緩解脛後肌緊繃!〉發佈留言

站內搜尋

分類

Uncategorized 中醫傷科與運動醫學 中醫內科 中醫皮膚科 中醫眼科 中醫藥物 中醫針灸科與經絡學 媒體採訪 日常生活 桃新醫院專區 運動營養學 運動醫學 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