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醫學
  • 醫師介紹
  • 最新文章

Category

運動醫學
20
3 月
2025

傷後運動怎麼拿捏份量?兩原則三標準避免二次受傷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傷後復健, 運動強度, 運動量
Comments : 0
許多患者在受傷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完全休息,避免活動。然而,從運動醫學的角度來看,受傷後完全不動並不是理想的復原策略。 長時間的完全休息可能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血液循環變差,甚至影響神經與肌肉的協調性,不只讓復原後的運動表現下降,還可能增加二次受傷的風險。 當然,這並不代表受傷後可以不加節制地運動,但是該怎麼判斷自己能做多少運動...
繼續閱讀
15
3 月
2025

左旋麩醯胺酸在運動醫學與運動營養中的應用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L-Glutamine, 增強免疫, 左旋麩醯胺酸, 疲勞恢復, 運動營養
Comments : 0
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是人體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之一。在分類上屬於非必需胺基酸,也就是說,人體可以自行合成左旋麩醯胺酸。 特別的是,在特定條件下,例如:劇烈運動、創傷、疾病或壓力時,人體對於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的需求可能超過自身合成能力。在這些情況下,從飲食或營養補充品中額外攝取就變得相當重要。因此,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又被視為一種「條件性必需胺基酸」。 這篇文章會重點介紹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的重要功能,並衍伸說明它在運動醫學、運動營養領域的重要...
繼續閱讀
13
3 月
2025

電針緩解神經痛?選對頻率很重要!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神經痛, 電針, 頻率
Comments : 0
你有過神經痛嗎?如果你有被牙醫師鑽過牙齒,那種強烈的的感覺肯定非常難忘,這就是一種神經痛。其他常見的神經痛還包括: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腕隧道症候群……等疾病。 與一般發炎性疼痛不同,神經痛的特徵包括:電痛感、燒灼感、針刺感、麻木感、痛覺過敏(觸碰即痛)…..等等,常常讓患者難以忍受。雖然可以透過藥物控制,但如果考慮到一些藥物副作用,如:嗜睡、頭暈、認知遲鈍、胃腸不適……等等,許多患者會尋找非藥物的輔助療法,其中針灸(Acupuncture),尤其是電針療法(Electroacupunctur...
繼續閱讀
06
3 月
2025

運動員更要注意小傷口?多重抗藥性細菌(MRSA)感染不可不慎!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MRSA, 傷口照護, 蜂窩性組織炎, 運動員, 金黃色葡萄球菌
Comments : 0
運動場上,受傷是難以避免的事。擦傷、割傷、甚至是起水泡,對許多運動員來說都是家常便飯。然而,當這些小傷口沒有妥善處理時,細菌感染的風險就會悄悄上升。其中,一種特別棘手的細菌——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可能在不經意間影響運動表現,甚至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一場看似普通的傷口感染 最近我接觸到一名選手,因手掌傷口感染被送醫治療。(右圖:實際案例授權照片) 起初,他的手上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傷口,但幾天後,整個手掌開始腫脹、疼痛加劇,甚至出現膿皰。服用診所醫師開立的口服抗生素之後,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持續惡化,最後不得...
繼續閱讀
05
3 月
2025

如何辨認超音波中的神經?給一般大眾的實用指南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神經, 超音波
Comments : 0
許多患者在受傷後,會出現麻木、電痛的症狀,如果是對於自己身體狀態比較敏感的運動員,還常會感覺到無力,或者動作控制不佳。些狀況往往與神經相關。...
繼續閱讀
03
3 月
2025

一變天就膝蓋痛?跨國研究解析 3 大原因與應對方法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天氣變化, 膝蓋痛, 膝蓋退化, 膝關節痛, 變天, 退化性關節炎, 關節痛
Comments : 0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天氣變冷或潮濕時,膝蓋就開始隱隱作痛?這種「天氣痛」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根據的現象。過去的研究已顯示,濕度、氣溫與氣壓的變化可能與關節疼痛相關。然而,不同研究的結論並不完全一致。 這篇文章結合了 2015 年,一篇基於歐洲骨關節炎研究計畫(EPOSA)的文獻,以及另一篇 2023 年發表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為大家說明天氣變...
繼續閱讀
28
2 月
2025

膝蓋退化疼痛,問題可能不在關節內?認識軟骨下骨病灶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膝蓋退化, 軟骨下骨, 退化性關節炎, 骨內注射, 骨髓病灶
Comments : 0
膝關節退化,一般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關節腔內的軟骨 磨損,但事實上,疼痛的來源可能不只是軟骨,而是 軟骨下骨(subchondral bone) 內的病灶! 近年來,研究發現許多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OA, Osteoarthritis) 患者的疼痛來自於骨髓病灶(Bone Marrow Lesions, BMLs),而不是單純的關節腔內軟骨損傷。 這說明了,傳統玻尿酸或其他藥物的「關節內注射」為什麼無法真正解決這類問題,新的治療方式:骨內注射(In...
繼續閱讀
27
2 月
2025

縮短手術後疼痛與住院時間?神經阻斷術 5 大優勢解析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住院時間, 原理, 安全性, 手術, 神經阻斷術, 術後疼痛
Comments : 0
...
繼續閱讀
25
2 月
2025

X 光顯示正常,骨折就癒合了嗎?

Posted By : 王凱平
Tags : X光, 癒合, 骨折
Comments : 0
在門診中有一個常見狀況:X光看起來骨折癒合了,但是病人的患部,稍作活動還腫脹、疼痛。這時,很多患者就會因為感到困惑而詢問:「醫師,我這樣算是骨折癒合了嗎?」 給大家一個重要觀念:骨折是否癒合,並不單純取決於 X 光影像,而需要綜合考量臨床症狀與功能恢復。接下來,我們將簡單介紹骨折恢復的分期...
繼續閱讀
19
2 月
2025

受傷後更要動!關鍵三階段重回賽場與職場

Posted By : 王凱平
Comments : 0
「受傷後要不要運動?」這是許多運動員與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傳統觀念認為,受傷後應該完全休息,避免再次傷害。但事實上,適當運動有助於受傷組織癒合,並且能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與體能下降。 然而,運動該如何安排?是否需要限制強度?什麼時候可以恢復訓練?受...
繼續閱讀
1234567

最新文章

  • 為何年輕選手需要心電圖?破解運動猝死背後的警訊與預防
  • 運動後鐵腿?有效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綜合策略
  • 運動傷害怎麼辦?從急救到營養補充的的全方位建議
  • 橫突肋骨關節疼痛全解析:難解的深層膏肓痛
  • 膝前深層疼痛的真正原因?髕骨下脂肪墊炎的特徵與治療策略

FB線上Q&A

近期文章

  • 為何年輕選手需要心電圖?破解運動猝死背後的警訊與預防
  • 運動後鐵腿?有效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綜合策略
  • 運動傷害怎麼辦?從急救到營養補充的的全方位建議
  • 橫突肋骨關節疼痛全解析:難解的深層膏肓痛
  • 膝前深層疼痛的真正原因?髕骨下脂肪墊炎的特徵與治療策略

最新回應

  • 「王凱平」在〈骨癒合超音波,有機會加速骨折癒合的神兵利器!〉發佈留言
  • 「陳勇豪」在〈骨癒合超音波,有機會加速骨折癒合的神兵利器!〉發佈留言
  • 「李朝福」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 「王凱平」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 「李朝福」在〈足跟足底麻痛又灼熱:易與足底筋膜炎混淆的跗骨隧道症候群〉發佈留言

站內搜尋

分類

Uncategorized 中醫傷科與運動醫學 中醫內科 中醫皮膚科 中醫眼科 中醫藥物 中醫針灸科與經絡學 媒體採訪 日常生活 桃新醫院專區 運動營養學 運動醫學 養生保健